晉江地處福建東南沿海,因西晉永嘉年間,中原百姓避戰亂南遷,據江居住而得名。全市陸域面積64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95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22公里。1992年撤縣設市,現轄13個鎮、6個街道以及晉江經濟開發區,常住人口242萬(七人普206萬)。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長6.2%,其中,三季度增長6.7%。今年1-10月完成財政總收入219.5億元、增長12.5%;本級收入135.9億元、增長6.7%;規上產值完成5161.7億元、增長0.2%,規上增加值增長8.3%;限上批零銷售額完成3995.9億元、增長14.9%;固投完成533.8億元、增長11.0%。
一、晉江經驗。2002年,時任福建省長的習近平同志總結提出“晉江經驗”,成為晉江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指南和制勝法寶。2018年,栗戰書委員長在福建調研時將“晉江經驗”的總結形成過程概括為“567”(正確處理五大關系,六個始終堅持,1996年-2002年習近平同志七次深入晉江調研);同年,晉江成為中宣部“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大型主題報道焦點,被譽為“全國縣域經濟發展典范、中小城市建設樣板”。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晉江經驗’現在仍然有指導意義”。2020年《習近平在福建》系列采訪實錄,把“晉江經驗”上升到指導福建乃至全國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高度。2023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提出“不斷創新和發展‘晉江經驗’”,將“晉江經驗”上升到引領全國民營經濟發展的高度。
二、縣域龍頭。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居全國第4,綜合經濟實力連續29年居全省縣域首位,以福建省1/200的土地創造全省1/16的GDP,2022年GDP完成3207.43億元、增長4.0%,本級收入150.88億元,增長6.2%。5個方面特別突出:①民營主導。培育超30萬戶市場主體、近10萬家民營企業和51家上市公司,數量居全國縣域前列。全市97%以上企業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創造的產值、稅收、就業崗位都在90%以上。②集群優勢。擁有1個超三千億(鞋服),1個超千億(紡織)、2個超五百億(建材、食品)、2個超三百億(智能裝備、醫療健康)產業集群。集成電路等高新產業取得重大突破,在晉華、渠梁等龍頭項目帶動下,全產業鏈成形成勢。③品牌之都。擁有中國鞋都、世界茄克之都等15個區域品牌,中國馳名商標46枚,超70家企業到境外設立商務機構,恒安、安踏等知名品牌逐步走向國際化。④創新型(縣)市。在全省縣域率先成立首個市委科創委,引進9家國字號科研機構,擁有福州大學晉江校區、智能制造學院、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泉州輕工學院四所高校,落地香港理工大學晉江技術創新研究院,高新企業647家,規上企業研發投入68.8億元,成為全國首批國家創新型(縣)市。⑤改革重地。先后承擔44項國家級改革試點,圓滿完成31項改革任務,多項改革成果在全國推廣,是全省乃至全國改革試點最多、成果最豐富的縣級城市之一。
三、體育城市。①體育氛圍濃厚。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超3平方米,每年舉辦群眾性體育賽事超2000場次,先后獲評“全國體育先進市”“國家羽毛球訓練基地”“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等,成為全國首批全民運動健身模范縣。②體育產業發達。2007年成為全國第三個國家體育產業基地,成功培育出安踏、361度、特步、舒華等一批體育龍頭企業,體育產業產值超2500億元。③品牌賽事豐富。獲得連續4屆國際大體聯世界杯舉辦權,先后承辦舉辦首屆國際大體聯足球世界杯、亞洲大體聯足球亞洲杯、世界沙灘排球、村BA、國際馬拉松、全國電子競技大賽等國際國內重要賽事,是全國首個擁有CBA、WCBA聯賽球隊的縣級城市。
四、古城僑鄉。①歷史名城。唐開元六年(718年)置縣,至今已有1305年歷史,曾是泉州府首邑,出過11位文武狀元、16位宰相,是全國18個千人進士縣(市)之一,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城市,有“聲華文物、雄稱海內”、“泉南佛國”、“海濱鄒魯”之美譽。擁有4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7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9處國家和1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安平橋、草庵摩尼光佛造像、金交椅山古窯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南音、掌中木偶等蜚聲海內外,五店市傳統街區、梧林傳統村落成為閩南文化新地標。②著名僑鄉。晉江“人稠山谷瘠”,自古有“造舟通異域”的海外創業沖動,“十戶人家九戶僑”成為晉江最大特色之一。祖籍晉江的300萬華僑華人,遍布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涌現出一大批僑領,僅菲律賓就涌現出被菲律賓人尊稱為“國父”的扶桑·黎剎、“煙草大王”陳永栽,以及“木材大王”李清泉等風云人物。③臺港澳優勢。距金門僅5.3海里,是大陸與金門距離最近的地方,祖籍晉江的臺灣同胞100多萬人,兩岸產業合作、商業貿易、民間往來、文化交流長期頻繁互動。2018年8月,向金門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實現“兩岸共飲一江水”。祖籍晉江的港澳同胞有30多萬,涌現眾多杰出代表人士。④開放前沿。擁有圍頭港、陸地港、晉江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等立體口岸體系,獲批國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入選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外貿出口規模達850億元,與意大利庫內奧省、菲律賓達沃市等城市締結國際友城。
五、宜居之地。定位“國際化創新型品質城市”,堅持產城人融合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得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躋身全國II型大城市行列,蟬聯全國文明城市。①區域重要節點。主動融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泉州環灣等戰略布局,打造區域重要節點城市。②城鄉一體統籌。確立“全市一城、一主兩輔、雙灣雙帶”發展格局,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117平方公里,城鎮化率69.5%。③生態環境和諧。建設萬畝田園風光,空氣質量優良率100%,榮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生態市和省級森林城市。④民生保障完善。堅持“保障全覆蓋、待遇均等化”,本級財力70%以上投入民生領域,引進清華附中、上海六院、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樹蘭醫療、山姆會員店等高端資源,主要民生指標保持全省前列,榮膺中國十大慈善城市、全省平安建設先進市。